RSS

《美国种族简史》读书笔记四:意大利人

25 Jun
《美国种族简史》读书笔记四:意大利人

I. 概述

历史

意大利半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但意大利作为一个国家统一于1861年。亚平宁山脉在地理上的纵向割裂以及长时间的人文分裂导致了统一后的意大利依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北到南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鄙视链,而意大利南部无论在地理上还是鄙视链上,都处于最底部。

著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与南部关系不大。意大利南部可耕地少,土地条件很差。雨季以外非常干旱,而雨季时又大雨临盆,瓢泼成一种灾难,不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且容易滋生疾病。自然条件已然十分不利,人祸又频频作乱。南意大利半岛是名副其实的“古战场” :“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兮,风悲日曛……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伦巴德人、阿拉伯人、诺曼人在中世纪都占领过意大利,烧杀劫虐,无所不为。

贫瘠的土地加上悲惨的历史导致意大利南部人民生活在难以想象的贫苦之中。由于长时间没有集权的中央政府,掌握权力的实际是当地的军阀和乡绅,因此老百姓与其说遵纪守法,不如说更倾向于讨好个人。然而,与爱尔兰人长期被异族人压迫不同的是,意大利人是被自己人压迫,因此他们也很难在这种压迫下形成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地下组织意识,只能人人自危,寻求自保。在这种氛围下,强烈的家庭观念产生了,因为只有自己的家人是完全可信的。意大利人对家的渴望、奉献与忠贞,在西方文化中,难有与之媲美的。不过与中国文化中“家国”的概念不同,南意大利人的忠心只限于自家,并没有扩大到更广阔的集体概念。

以家为中心的文化导致了意大利人重视婚姻、家庭、家庭中的男女分工、女子的贞洁,也导致了他们敌视教育。当时的教育掌握在北意大利人的手中,在南意大利人看来,受教育不仅无法提供任何上升的途径,反而会使儿童远离家庭和家庭文化。

移民

由于恶劣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南意大利的移民史一直存在,起初是流向法国、德国等地,后来也渐渐流入南美和北美。与爱尔兰人背井离乡的举家搬迁不同,意大利人最初的移民是探索性的:即一家之主的男人先独自移民,在移民地扎下根以后再接夫人和孩子。因为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因此意大利移民的回流也很多。即使在留下的移民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本来也有着回国的打算,因而第一代意大利移民融入性很差,学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在有资格申请入籍的移民中实际申请比例是各民族中最小的。

南意大利人把他们世代生存的“小村落”的概念也带到了美国,没有了山脉的地理隔绝,来自各个村庄的移民仍然聚居在一起,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和其他非同乡的同胞感情联结比较淡薄,“意籍美国人”的概念在意大利移民中并不流通。这也造成了他们的政治势力比较分散,意籍候选人并不能确保可以得到大多数意籍移民的支持。这一选举习惯也一直延续至今。

出于对家庭的重视,早期移民的意大利妇女并没有像爱尔兰妇女一样从事家政行业,因为任何脱离家庭的、影响或可能影响女性贞洁的工作都不太受欢迎,也因此家庭小作坊在意大利移民中甚是流行。这样不仅妇女可以在家工作,孩子们也能尽早参与进来。对儿童劳力的需求,外加对教育的排斥,使得意大利移民的孩子在各个移民群体中属于辍学率高又受教育程度偏低的。

优秀的民族习惯

意大利人有很多朴实而优秀的文化特点。首先,他们对家庭的重视是西方各国之最,放眼世界也只有“家国天下”的儒家文化圈可以与之媲美。家庭完整,离婚率和遗弃率低,是意大利家庭成功的秘诀之一。意籍家庭的父亲与其说有事业心,不如说是有责任感。他们工作的目的很明确,并不是为了扬名立万,治国平天下,而是最简单的养家糊口。时至今日,待遇稳定、工作时间固定的公务员职务仍然备受意籍移民的青睐,而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牺牲一定家庭时间的“事业型“工作,如科学研究等,从事的意籍移民相对较少。

家庭和教育的对立使得意籍移民的下一代在学业上处于劣势,以致于当时很多的“专家”都公开怀疑过意大利人是拥有“劣等基因”的笨蛋“劣等民族”。时至今日,很多在学业上取得一定成功、走得较远的意籍美国人还会有种负罪感,觉得对不起家庭,人生追求错了方向。这也是家庭亲密的副产品。

意大利移民的另一优秀特点就是吃苦耐劳。他们的祖先在南意大利恶劣的耕种条件下生存,很多时候要亲自开荒,为了避免疟疾而住在半山腰,每天上山下山辛苦劳作。而这种优秀的品质也被意大利移民带到了美国。他们初来乍到时,愿意耕种别人都不想要的土地,从事伐木工等劳苦的工作。由于他们抵制受教育,因此只是靠着吃苦、节俭等方式开源节流、自给自足,最终平均收入超过比他们更早移民的爱尔兰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意大利人起初移民时按照自己曾经的村落习惯“小聚居“,因此不得不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而他们和善友爱,与各个群体都相处很好,包括价值观相似的华人,也包括被白人排斥的黑人。当时由于美国南部的意大利移民与黑人过于相亲相爱,甚至招致了一些种族主义者的愤恨。

然而,意大利人靠着稳定的家庭结构、开源节流刻苦工作的朴素习惯,以及自给自足的民族骄傲(意籍移民即便符合政府资助条件,也很少申请补助)积累了资本,在社会上稳步上升之后,他们与黑人群体的矛盾就日渐彰显出来。黑人领袖所倡导的上升与改善途径(政府补助、特殊待遇)与意籍移民的价值观恰恰相反。再加上肢体语言习惯的不同,以及意籍移民并没有像其他移民群体一样在上升之后大面积的搬离“贫民窟“,因此当下的美国社会,意籍移民相对于其他白人群体与黑人群体的关系更为紧张。

II. 个人感受

《初来乍到》的作者Eddie Huang在有一次和白人种族主义者(Jared Taylor)辩论的时候声称意大利人不是白人,被很多人在推特上狂喷。

Jared: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这个国家,不是让我们拱手相让给墨西哥人和中国人的……

Eddie:你那么确定是你的祖先建立了这个国家?

Jared:不然还有谁呢?

Eddie:印第安人、黑人、修铁路的华工、意大利人……

喷Eddie的人并不了解移民史,因为意大利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是不被认为是“白人”的。谁“白”谁“不白”的解释权一直掌握在WASP手中(上一篇解释过,即安格鲁-萨克逊白人主流)。起初波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尚住在贫民窟的时候都不算“白人”,都是被主流社会歧视的对象,渐渐融入美国社会以后分的并不是那么清楚了,也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

说到Eddie Huang,顺便说说《初来乍到》。《初来乍到》是Eddie写的书,后来被翻拍为电视喜剧,蛮受欢迎的。里面调侃了一些华裔家庭的习惯(如不用洗碗机),也用相对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华裔孩子在美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午饭被嘲笑),挺值得一看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初来乍到》的观众中,亚裔占14.5%,西裔占11.1%,非裔占14.9%(是少数族裔中最多的),剩下的59.5%是白人。一部好的作品,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必定可以代表一个群体,又超出这个群体。真的很期待有更多这样作品的产生,对于增强不同族裔之间的了解和对话弥足珍贵。

说到电视喜剧(sit-com)和意大利人,就不得不提《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 我最爱的sit-com没有之一。即便现在偶尔没什么可看的,我跟老公还是会回放两集,依然笑的像个傻子。家庭喜剧真是有永不过时的魅力,因为从古至今,家带给人的温暖和烦恼都是相似的。Everybody loves Raymond讲的恰恰就是一个意籍美国家庭的种种。Raymond就是一个夹在老婆和老妈之间的受气包。

从Everybody loves Raymond,以及其他的一些道听途说,可以看出来意大利家庭和中国家庭很像,重视家庭的团聚,女子的贞洁,男女内外有别,又因为联结紧密,所以不免有矛盾的产生,包括让人闻之色变的“婆媳关系”。社会上对Italian mom的刻板印象即过分依赖和关注儿子(自然对意籍男人的印象就是“妈宝男”,比如Raymond)。

至于为什么会发展出来这样的畸形关系,那原因就很复杂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文化,使得我们紧密的家庭关系更偏重于“纵向联结”(即与父母的关系),而非横向联结(即夫妻关系)。这在我们现代文化中仍然有很强的体现,“孝顺父母”是大部分人择偶条件第一条。前几年Papi酱谈到婚姻中的重要程度是:夫妻,子女,父母,还引发了很多攻击和讨论,把夫妻凌驾于父母之上是很多中国人仍然无法接受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还谈到了中国夫妻关系的淡漠是因为太过于重视事务性的合作:

“夫妇一方面是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方面又是共同经营一件极重要又极基本的社会事业。若不能两全其美,就得牺牲一项。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牺牲前者。冯友兰先生说:“儒家论夫妇关系时,但言夫妇有别,从未言夫妇有爱。”其实不但不言相爱,而且把婚姻看得十分严肃,甚至带着一些悲壮的调子…… 婚姻所缔结的这个契约中,若把生活的享受除外,把感情的满足踢开,剩下的只是一对人生的担子,含辛茹苦,一身是汗。“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这一段虽然描述儒家的婚姻观,好像跟意大利人的世界观也类似(如好男人的职责是“养家糊口”,负担家庭),那么产生类似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正如费孝通所说,理想的婚姻其实既包含了事务上的合作,也包括精神上的高度和谐和统一,既能上孝父母、下抚子女,尽到事务性的责任,又能赌书泼茶、被翻红浪,享受浪漫的人生。这是我们两个民族共同的功课。

 
Leave a comment

Posted by on June 25, 2020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