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20

《美国种族简史》读书笔记七:美国黑人

I. 概述

美国黑人可能是美国唯一的、在违反个人意志的情况下,被强迫移民的群体了。他们原本来自非洲不同的部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但在美洲大陆上历经了二百多年被奴役、买卖、混血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意义上的民族:美国黑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在他们用血肉之躯建立的强大的经济体内,一直以来都做着二等公民。历史留给了他们很多创伤,一直到今天仍在困扰着他们的社区。

历史

关于《种族简史》中黑人移民的历史,很多其他的公众号都有过详尽的介绍(和翻译),在此只做一些简述。

黑人虽然在南北战争之后被解放,但很多奴隶乍获得自由之下,身无长物,又没有文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有些留在南方农场的人为了有自己的房舍和土地,不得不借高利贷;再加上他们不懂怎么管理自己的财产,计算自己的收成,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自由人了,但很多人仍然过着和奴隶无甚差别的生活。直到黑人大规模的从农场涌入城市,才能算完全脱离了奴隶的命运。而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较爱尔兰移民而言,晚了将近一个世纪。当今城市里的黑人,很多只能算是二代和三代“移民”。

黑人经历贩卖和奴役的历史,使得他们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被逼迫和驱使做工,使得他们丧失了主观能动性,逃避又懒散;完全无报酬的劳动,使得他们不善于理财;听吩咐行事(不听命令可能还会遭遇惩罚),使得他们失去前瞻性;日用品如衣服和柴火由奴隶主提供,使得他们不懂珍惜;而奴隶主偶尔“赏”下来的上等货,又使得他们过分看重奢侈品。这些性格特点在今天的美国黑人群体中仍然有所体现,也使得他们在城市谋生异常艰难。

当然,黑人内部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一些早期到达美国的黑人移民(早于美国建国和美国的奴隶制度)与当时很多其他移民一样,都是先以契约奴的身份劳作一段岁月,待契约期满后,就可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些人在美国的身份一直是“自由人”,后来黑奴被从非洲大量贩卖到美国,这些“自由黑人”也与黑人“劳苦大众”保持了距离,一直都是黑人中的贵族。他们当中出现了黑人学校(高中和大学)的创办人、哈弗博士,也有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

20世纪初期,一些黑人从西印度群岛移民而来。他们虽然只占全美黑人中的1%左右,却大量涌现了黑人白领、商人和公众人物。作者分析,这是因为虽然西印度群岛的黑人被奴役时的工作条件远远差于美国黑人,但他们拥有一个优势,即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在奴隶主的农场上结束了一天的做工以后,他们可以回家耕种自己的土地,把自己的土产品拿到集市上换取一些家庭用品,使得他们早于美国黑人一代到两代人的时间的学会了投资、理财、时间管理以及家庭规划。而这些技能也使得他们移民美国后较快的摆脱赤贫。

特殊挑战

奴隶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存在千年了。可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个部落奴役另一个部落、一个民族奴役另一个民族的血腥史。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大部分民族都有过奴役和被奴役的经历。然而美国的奴隶制却是史无前例的。

首先,美国有着很美好的建国理想,即“人人生而平等”。《独立宣言》中有很美的一段话:”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给他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这样宏大而美好的建国理念下,是不应该存在奴隶制的,因为奴隶就不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现实是,美国最初的缔造者、国父们,很多人都蓄奴。为了调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必须为蓄奴找到理论上的合理性。

其次,美国的奴隶主与奴隶有着很明显的外观上的区分:即肤色的不同。

因此,一场规模宏大的、系统性的对黑人“去人性化”的思想运动在美国展开了。因为如果他们不是“人”,就可名正言顺地不享有“人”权。

黑人被贴上了强壮、鲁钝、懒惰、笨拙、粗糙、痛感低、无感情的标签。他们被贬为“亚人类”,即不具有人类共通的情感、敏锐、脆弱与坚强。他们被认为没有痛感,这种潜意识的认知在奴隶制时期使得奴隶主大力鞭挞奴隶;在当今社会这种错误的认知也一直存在:在医疗领域,医护往往会给黑人使用更少量的止痛药。他们被认为愚昧无知,而这也成了一个循环逻辑。在奴隶时期,教导黑人读书写字是违法的,因而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又变成愚昧不开化,天生鲁钝,无法学习;而在如今,黑人社区因为贫穷,其社区学校的教学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又被用来反证他们的智力低下。

除此之外,黑人面对的另一挑战是,他们的精英阶层长时间的脱离普罗大众。这些精英有的很早就是自由人(如黑人中的“贵族”),有些有着完全不同的移民史(如来自西印度群岛)。他们一边享受着所谓的“成功”,即跻身中产阶级,立足社会(在当今美国的语境下,就是脱离他们本身族群的群众基础),另一边却被迫代表黑人群众(因为只有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声音、社会地位,更容易被听到看到)。这也使得黑人民权运动中长期存在务实主义(扎根于群众的)和理想主义(来自于精英阶层的)的冲突。

II. 个人感想

从前面几个章节可以看到,爱尔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华人都依次经历了美国社会底层的生活。而底层有着一些共通的特点:赤贫,犯罪率高,受教育程度低。现在被公认智商最高的犹太人和东亚人都曾经因为文化程度低(IQ测试分数低)而被专家怀疑是劣等民族。黑人只是在经历所有其他移民都曾经经历过的从底层缓慢上升的过程。

而我们恰恰生在这个时代。

我们没有看到爱尔兰社区的酗酒与暴力,疾病与赤贫,我们没有经历唐人街的混战与堕落,但我们正在经历黑人社区的这一切。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了解移民史,正是可以让我们脱离当下局势的限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由此看来,大概可以对正在经历破碎的黑人社区多一点怜悯与同情,少一点论断与鄙视。

虽然现在从法律上已经解放了黑人,但当年为了蓄奴寻找的理论支撑、对黑人故意的贬低,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很多难处。这些难处是其它移民,甚至其它黑人群体都没有经历过的,它们独属于美国黑人。主流媒体对BLM和平权法案的宣传,看似黑人好像在当今社会因为肤色受益,然而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有很多说不出的苦楚。

有很多学者穷尽毕生之力来研究黑人所受到的物质上的亏待和精神上的折磨。这里寥寥千字,真的很难一言以盖之。就说说我最近关注到的一些。

去年我怀孕生产,尤其关注孕妈和宝宝的健康,在研读一些关于孕妇和新生儿的well-being 的时候了解到,美国的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一直遥遥领先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比不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个数据居高不下的原因是黑人妈妈和她们的宝宝的高死亡率。这其中,贫穷、基础病占了一定的分比,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不被医生重视。黑人因为贫穷,医疗条件本身就不好。但就算在拥有医疗条件的群体内,黑人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症状的描述更容易被医生忽略和无视。纽约时报曾经对此有很详尽的报导。

纽约时报

还有研究显示,美国黑人的新生儿比较容易早产或体重偏小。这与人种无关,因为生活在非洲国家的黑人新生儿的体重可以与发达国家的白人新生儿相媲美。新移民来的第一代黑人女性的新生儿也是正常体重,但第二代黑人女性所生的宝宝就会早产或偏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美国长大的黑人女性,日日面临的压力,悄然积累并改变着她们的身体,也影响着她们的下一代。

这些说起来连“系统性”歧视都不算,因为不是深入到体制内的。但我觉得它们比系统性歧视更可怕,因为它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既难以发觉又难以改变,却实打实地影响着他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

 
Leave a comment

Posted by on August 21, 2020 in Uncategorized